《寂静之地》摄影解析
寂静之地 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 John Krasinski 摄影指导:夏洛特·布芦斯·克里斯滕森 Charlotte Bruus Christensen 在《寂静之地》中,外星生物大规模入侵让地球几乎毁灭。为了躲避视觉缺失但听觉却异常发达的外星生物,幸存的一家人必须保持安静的生活。
这种设定决定了主人公一家为了存活不能用“说话”来进行交流,因此《寂静之地》也无法像其他电影一样靠台词传达故事。摄影指导Christensen在许多采访中都提到,因为“声音”是《寂静之地》的重头戏,所以她与导演讨论的重点也是如何在摄影方面更好地去配合的声音的设计。
许多叙事元素都需要靠特写来配合实现。比如表现失聪女儿得到新助听器的时候,近景特写才足够表现出她拿到新助听器,但发现并不好用时候的失望。
当距离很近时,可能会听见人做动作时衣服的摩擦声、脚步声,这些都是《寂静之地》作为惊悚片让人“提心吊胆”的设置。所以除了广角的特写镜头,还要真正让摄影机靠近角色进行贴近拍摄,捕捉细微的声响,体会在一个极其安静的世界中,细微响动都被放大的紧张感。
《寂静之地》虽然设定为受到外星生物入侵的“末日”,但导演在拿到剧本时就将它定位为家庭片,主要表现父母对孩子的保护和付出。影片中很多地方呼应了这一主题。金黄的太阳和草木让人感到家庭的温暖。
电影是用35mm胶片拍摄的,用来捕捉这一家传奇的经历,和危机下家庭成员之间温暖的爱。
为了增加丰富度还在暖色调中点缀了跳脱的颜色,比如女儿黄色的毛衣,母亲绿色的裙子,或者微弱的红色灯光。
《寂静之地》里的场景设计和布景上也能看出对“家庭”主题的贴合。虽然随时面临灭顶之灾,但女主人还是将一家人避难的农场小屋精心布置了一番:不但墙上挂满家人合影,连草垛也利用起来,盖上毛毯装饰成沙发。
剧照中女主人身后的墙还显示她平时会做一点园艺,种些食材和花草,用安静的方式竭力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影片的整个视觉定调参考了《血色将至》,《老无所依》,《天堂之日》和《细细的红线》等。摄影指导克里斯滕森认为找准参考影片对于色调和视觉呈现的定位非常关键,正如《寂静之地》中就借鉴了很多上述影片中的剪影表现和简单的布光方式,"没有太多花哨的灯光,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天堂之日 (1978)
血色将至 (2007) “特效量大”,“怪兽”,“夜戏”这几个关键词会让人直接想到用数字拍摄。但同时为了突出“家庭主题”,导演认为那种温暖,柔软,真实的质感用胶片才能更贴合地呈现,所因此对于如此一个特销量庞大的恐怖片来说,依然大胆选择了用胶片来呈现。
|